1、单位注销如有劳动纠纷如何解决理
单位注销如有劳动纠纷,劳动者一般可以需要股东承担责任来维护自己权益,具体来讲:
1.劳动争议中的公司被注销时,因为公司已经不拥有法人资格,没办法再承担有关责任,因此劳动者有权向该企业的股东提出赔偿需要。
2.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法律快车提醒,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根据被申请人数目递交副本。
3.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若用人单位已注销,劳动者应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一同当事人。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注销后,仍有渠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如何解决
面对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的状况,劳动者应积极采集证据并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1.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与裁决的过程,是劳动者维护自己权益的要紧渠道。
2.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劳动者可以尝试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一方需要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以确保自己权益得到准时保护。
4.劳动者应知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以便在维权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为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维权路径。
3、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咋办
劳动仲裁后,若公司不实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在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间届满后两年内,携带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若公司有能力而拒不实行仲裁裁决,情节紧急的状况下,可能涉嫌拒不实行判决、裁定罪。
1.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实行而拒不实行,情节紧急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紧急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根据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仲裁后应密切关注企业的实行状况,若发现公司不实行仲裁裁决,应准时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对于恶意逃避实行的公司,法律也将给予严厉的制裁。